你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专题回放>中注协成立20周年>主题征文

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创办的点点滴滴

2008-12-23 02:59

 

作者:姜焕,原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

 

现在的“上海上会会计事务所”,前身是“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它成立于198111,成立时名为“上海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一年以后改称“上海会计师事务所”。现在一般都将上海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新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之后正式成立的全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我曾参与了这家事务所成立早期的一些工作,有以下一些回忆。

当时,这家事务所是上海市财政局下属的一个单位,一成立就明确实行“自主执业,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这样一个社会中介机构的方针。开办时除市局拨给一万元作租赁办公用房,购置办公家具外,自开办之日起的人员工资,运营开支均实行自给。

19844月,市财政局派我去该所筹建党支部并任书记时,它已初具规模,办公用房有了三处,人员34名。其中在职的26人,半数以上为青年人,退休回聘的有8人。6名党员均为中老年,年龄最大的69岁,是所里唯一一名有“副主任会计师”职衔的英语翻译。我熟悉的大部分同志都是中老年人,对从各分局调来的年轻人都很陌生。当时我看了名册,全所人员的学历和中老年人员的经历都比较显赫,感到这是一支“老中青三结合”得较好的队伍。

我到所后,在抓好党员组织生活的同时,又遵照党的“关心人、了解人”、“关心群众生活”的一贯教导,利用星期天和假日,首先对三位非中共党员的主任进行了逐户访问,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当一位副主任反映他在郊县农场劳动的儿子,按政策可以调回市里工作,但现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情况后,我随即前往农场协商,他儿子很快被调回,并照顾到局办的蜡纸厂工作。对住房困难的同志,我也逐个进行了访问。我的努力得到的回报是,全所人员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反映在市局公布的1985年年度评先进的名单上,我所获奖的同志多达11位,占全所人员的42%。其中:获最高晋级奖的俞启镐同志是正在申请入党的中年积极分子,获记大功奖的黄润雨同志则是刚入党的新党员,获记功奖的三人中有一名62岁的老党员沈经元同志,获表扬奖的同志中有刚申请入党的26岁女青年张晓虹。由此可见,我所老中青均有出类拔萃者。

关于所里的业务情况,可以用198510月一次主任汇报会上记载的一句话代表,就是“应接不暇”。当时,上海市经贸委批准的60家中外合资企业中,仅业务一部就受理了36家的业务;还有外地的7家合资企业来所要求办理包括验资、审计、设计会计制度等项目的业务。业务二部承办的有纯外资企业9家,国营企业3家,外商承包合作企业9家。当时听汇报介绍,这些来所的外资、合资、国营企业均颇有名望,比如有麦加利银行、东亚银行、施贵宝、福克斯波罗、易初、贝尔、迅达电梯、金山卫联合实业、虹桥闵行开发公司、武汉密封机厂、华亭宾馆、南宁农场、内蒙牧场、天山毛纺等等。此外,经市财政局领导批准,我们所此时正准备去深圳特区,在那里合作筹建“深沪会计师事务所”。由此可见,事务所当时一派欣欣向荣的情景。

与此同时,关于我所与市财政局脱钩的考虑也已成熟。1986215,上海市财政局老局长、我所董事长顾树桢和局党委书记忻可坊来所宣布,我所与市财政局脱钩,改挂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并勉励大家说:“我们办事业,也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要以办好事业为目的。几年来业务逐年翻番,创造的一点积累,要继承潘序伦老先生的精神,都用于发展事业。个人的收入还是就行不就市,就低不就高。”顾福佑主任代表大家表态:“第一,今后我们要加强思想法纪教育;第二,与同业的关系要以质量取胜;第三,我们要搞电算化。”

以上文字根据我的笔记摘录整理,仅供参阅。

网站管理:中注协党委办公室(综合部)技术支持:中注协信息技术部电子邮箱:webmaster@cicp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邮编:100039电话:010-88250000
版权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京ICP备05032222-1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