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媒体传真

《中国会计报》:全国政协委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石文先:助力乡村振兴 财会行业大有可为

2021-03-15 05:03

 

中国会计报 2021312

 

本报记者 刘海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国政协委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石文先认为,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从结果而言,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乡村振兴机制,实现人才、资本等全方位市场资源要素,既源源不断又井然有序地下乡

 

资金守正+创新管理

 

在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统一安排部署下,地方政府在因地制宜制定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符合地方资源优势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时,必须牢牢把握资本和人才回报的核心命题。

 

通过政府在资金、人才上的投入引领,激发社会资本和社会专业人士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的参与热情,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石文先表示,无论财政资金还是社会资本,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关注点都离不开两方面。一是资金安全,是否按照资金使用规定在规范使用;二是资金效益,是否实现资金、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个过程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参与和助力。

 

其主要发挥的作用有两方面。

 

一是帮助实现资金上的守正。一方面,通过覆盖资金使用、监督、考核全流程的乡村振兴财务制度体系设计,实现资金的安全使用和高效益发挥。另一方面,加大对乡村财务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科学、规范、严格的财务制度体系和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才,实现资金安全上的守正,让财政资金发挥出刀刃作用,让社会资本放心下乡

 

二是帮助实现管理上的创新。随着社会进步和学科发展,财务职能已由传统后台走向中前台,大步向管理会计方向跃升。这就需要财务人员跳出传统的事后监督理念,建立与业务全融合、流程全监控的思维框架。通过决策参与、资金管控、效益评价,助力管理升级,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

 

服务乡村振兴资金

 

乡村振兴是提升中国经济内生动能,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必然路径。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

 

石文先表示,全面摸清脱贫攻坚中支农、扶农、助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情况,既是保障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向乡村振兴战略顺利转变的关键性物质基础,也是地方政府科学合理制定乡村振兴计划的前提条件。

 

为切实弄清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状况,强化涉农财政资金监管使用,提升资产、资金效益,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石文先提出3个建议。

 

首先,应对全国扶贫资产进行盘点监管。建立政府涉农相关部门参与的全国扶贫资产清点、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可参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全国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盘点,并将清理、盘点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其次,强化扶贫资产、涉农资金效益考评问责。树立绩效观念,建立刚性绩效评价制度。把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发挥注册会计师专业价值优势,根据地方客观实际,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对财政涉农资金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对资产、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情况严肃追责,强化扶贫资产、资金使用的严肃性。

 

最后,整合监管力量,形成监管合力。在目前政府监督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力量,在扶贫资产清理、乡村振兴资金运行的全过程中担当重任。借助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力量,发现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伴随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下一步应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石文先注意到,当前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数字乡村模式还有较大差距,数字乡村基座需要进一步夯实。

 

同时,医疗健康、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等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成熟的商业运用场景,需要尽快在乡村落地;网络+”扶贫、“5G+”扶贫、智慧乡村等新技术新手段急需在乡村深化升级。

 

数字乡村建设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石文先建议,首先,国家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网络覆盖水平,将农业农村新基建列为优先领域,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

 

其次,加大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支持,注重资源共建共享,并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乡村社会治理,运用信息技术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同时,构建多方参与的合作共治机制,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乡村社会治理。了解广大村民对乡村治理的诉求,拓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和途径,实现不同治理主体的协同联动。

 

最后,注重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信息化科普教育,围绕信息技术、软件应用、信息安全、通信设施保护等重点内容,加大信息化科普教育宣传力度。针对农村居民和弱势群体加大资源倾斜和教育帮扶力度,尽快提升全民信息科学素养。

网站管理:中注协党委办公室(综合部)技术支持:中注协信息技术部电子邮箱:webmaster@cicp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邮编:100039电话:010-88250000
版权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京ICP备05032222-1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122号